2015-12-14

寶寶的包皮, 該賞它個痛快嗎?




醫師, 到底要不要割包皮阿?
這是許多媽媽生下男寶寶後常問的問題
這其實說簡單可以很簡單做決定, 但考量許多層面包括
醫療宗教習俗人權等等反而更複雜

 

我們先說結論好了, 就是由家屬自己判斷吧!

可是醫師...我們就是不會判斷才要問你阿...醫師的角色當然還是以促進健康為考量,
所以這邊我們單就醫學的部份討論割包皮的利弊得失, 但光是這樣, 正反方就有得戰了...

包皮是個包覆在男寶寶龜頭上的皮膚, 遠古時期的老祖宗衣不蔽體,
這個負責傳宗接代的"命根子"當然得好好保護, 包皮最大的功用就是在此,
爾後有些研究發現包皮可能與性慾等等有關,不過這些論點仍有爭議

男寶寶出生後包皮多半會又緊又長, 而且推不下去龜頭露不出來,
那其實都是正常的, 並不是病理性的包皮過長(或稱包莖),
年約5歲左右包皮會漸漸自動的鬆開, 每個男生鬆開的時間不一,
而到了18歲幾乎都可以將包皮拉下露出龜頭, 這過程稱為包皮退縮
在此之前, 都不建議強力將包皮褪下撐開, 常常會使包皮紅腫流血且疼痛
但若是已經可以包皮完全退下, 則建議洗澡時要將包皮退下清洗龜頭以及皺褶處

                             (Credit: Wikipedia)

割包皮正式名稱叫包皮環切術,
最早源自於西元前2300年古埃及時期的埃及以及猶太家族習俗,
至今猶太民族以及穆斯林是施行割禮最大的兩個族群,
並且隨著歷史上的民族遷徙殖民等因素,
割包皮也漸漸傳入亞洲等地為當地人所接受,
在現代, 除了宗教或家族的關係, 還有社會認同感
(周遭的男生都有割, 不想跟大家不一樣的心情...)

 
就醫學方面, 美國兒科醫學會於2012年發表聲明並整理了割包皮的利與弊

優點:
1. 減少嬰兒泌尿道感染, 割包皮可使一歲前的泌尿道感染由百分之一的機會
    降為千分之一

2. 減少陰莖癌的機會, 雖然陰莖癌是個極為罕見的癌症(每年約10萬個男性
    有一個)

3. 減少感染性病的機會, 包括皰疹, 尖形濕疣. 梅毒等等

4. 減少異性間愛滋病的傳染, 這對於愛滋病高盛行區來說相對重要, 因此世
    界衛生組織, 美國疾病管制局都推廣非洲國家等盛行愛滋病的地區施行割
    包皮

5. 避免日後發生包皮過長

缺點:
1. 手術併發症的產生(0.0008%-5.5%不等, 根據不同文獻, 不同術式, 院內或
    院外施行而有差異), 包括流血不止, 感染, 傷口血腫癒合不佳, 殺過頭弄傷
    龜頭, 或是術後引發沾黏龜頭, 尿道口狹窄, 併發症發生率可能隨著受手術
    年齡增長而變高

2. 疼痛, 不管嬰兒或是孩童成人, 割包皮必定會造成術後傷口疼痛, 有止痛
    藥物可以減緩這些疼痛感

3. 可能對未來性生活有影響, 目前的研究並不全都支持這樣的論點, 仍有爭
    議

綜觀2012年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割包皮的建議是利大於弊

不過這就引起歐洲醫師們的不滿了,
隔年在美國兒科醫學會自家的期刊發表了踢館打臉文,
人家還來函照登, 度量也是很大呢!
歐洲醫師普遍不支持割包皮, 論點如下:

1. 嬰幼兒泌尿道感染是個極好治療的疾病, 殺雞焉用牛刀, 統計學上要有近
    100個男童接受包皮環切術才能預防一例泌尿道感染, 但其併發症發生率
    可能很低卻也可能如前述般高達5%

2. 陰莖癌真的是個很罕見的男性癌症, 統計學上就更誇張到要割了32萬個包
    皮才有辦法預防一例陰莖癌

3. 對於性病的預防, 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叫保險套...好的性教育才是性病預防
    的根本

4. 包皮環切術降低愛滋病的傳播有些在非洲進行的研究發現其實並不相關
    聯, 正反方的研究也持續在進行, 而且在其他非愛滋病盛行的地區如歐洲
    , 積極推廣這樣的政策是否有實質效益都難說, 歐洲醫師們更意有所指的
   表示美國包皮割這麼多(佔了約八成的美國青少年至成年男性), 愛滋病也
   沒下降到哪去(燦笑~)

5. 成年時期仍有包皮退不下來, 所謂的包莖問題僅僅不到5%, 因此不需要
    要求所有男嬰都得割一刀來預防95%以上不會發生的事

6. 嬰兒割包皮可能會產生長大後的心理影響 (這有點扯太遠, 不過也真的有
    這方面的研究...), 注重人權的歐洲委員會(Council of Europe)也支持男寶
    寶是有權力決定自己包皮的命運的

結語

包皮環切術雖然是個簡單的醫療手術, 
就預防醫學、醫療行為加上不同文化, 宗教背景的考量, 
對於這樣的手術各有不同的觀點與解讀,
在正反方還沒哪方面得到全面性的勝利前,
我想還是由各位家長看完以上的正反意見後,
輔以自身的想法為孩子做最適合的判斷吧!

本文亦轉貼於 Babyhome 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大家留言: